-
生灵涂炭
后燕、后秦联合攻打前秦,于是前秦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,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,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。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,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。不过...
2023-05-26 07:59:01 -
抱薪救火
战国末年,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,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,扩大自己的领土。其中,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,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,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。有一回,秦国又派兵攻打魏国...
2023-05-26 07:58:31 -
大器晚成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》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,终必远至。释义:形容成名较晚。故事: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,名叫崔琰,他从小喜习武艺,到了23岁才开始读《论语》、《韩诗》,求师学...
2023-05-26 07:58:07 -
栩栩如生
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:“昔者庄周梦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,自喻适忘与!”意思是说,庄周作了一场梦,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,比真的...
2023-05-26 07:57:37 -
一暴十寒
战国时代,百家争鸣,游说之风,十分盛行。一般游说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学问、丰富的知识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,来讽劝执政者,最为凸出。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,在“...
2023-05-26 07:57:07 -
分崩离析
“分崩离析”这则成语的崩是倒塌;析是分开。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,支离破碎,不堪收拾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论语.季氏》,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。远人不服,而不能来也。邦分...
2023-05-26 07:56:37 -
必恭必敬
“必恭必敬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态度极为恭敬,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,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属于毛,不...
2023-05-26 07:56:07 -
安居乐业
春秋时,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,他姓李,名耳,字老聃(“老子”是人们对他的尊称)。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,并反对当时政治革新,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,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...
2023-05-26 07:55:37 -
兼听则明偏信则暗
唐太宗问宰相魏征:“我作为一国之君,怎样才能明辨是非,不受蒙蔽呢?”魏征回答说:“作为国君,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,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。只有广泛听取意见,采纳正...
2023-05-26 07:55:07 -
一寒如此
战国时,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。他本是魏国人。那时魏国“中大夫”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,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。范睢没有死,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。...
2023-05-26 07:54:37 -
一笔勾销
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就很有志气。他十几岁时便辞别母亲,外出求学,夜以继日地勤奋苦读。冬天感到非常疲倦时,就用凉水洗脸;吃的东西不够,就喝粥充饥。经过刻苦学习,...
2023-05-26 07:54:09 -
置之度外
西汉末年,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,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、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,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,自己做了皇帝(即光武帝)。在东汉建立之初,国内尚未统一,许多地方势...
2023-05-26 07:53:39 -
杞人忧天
从前在杞国,有一个胆子很小,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,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,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。有一天,他吃过晚饭以后,拿了一把大蒲扇,坐在门前程量,并且自言自语的说:“...
2023-05-26 07:53:09 -
克已奉公
“克己奉公”这则成语的克己是克制、约束自已;奉公是以公事为重。约束自己的私欲,以公事为重。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,一心为公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后汉书.祭遵传》,...
2023-05-26 07:52:39 -
分庭抗礼
【释义】:“抗”原作“伉”,对等、相当的意思,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,相对行礼,以示平等对待。后来比喻地位平等,互相对立。【出处】:《庄子·渔父》万乘之主,千乘之...
2023-05-26 07:52:09